通常情况下,我们认为教育是教育者有组织、有计划、有目的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,培养技能、陶冶情操、发展智力的一种活动。这里强调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,而没有反映出受教育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。也就是受教育者在具备学校管理系统自我认识能力之后,所进行的自我调适、自我控制、自我管理。自我教育一方面是指学生在集体中相互教育,也指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发展的过程。
1.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
心理学家霍华德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七大智能,“自我认知”是其中之一,这就体现出了认知的重要性。学生在具备自我教育能力后,在班集体中便具有维护班级荣誉的自觉性。在一个大的环境下他们更能明辨是非,知道有可为有可不为。当自己的行为与班规不符,或者受到其他人的谴责,他们就会有道德反思与自责。当学生自己的不当行为被老师或者同学指出后,自我意识强的学生就会及时认错并改正。这不仅对于他自身是一种完善与成长,对于班级同样是一种正面的导向。
2.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
自我调控是指为实现自身的需要,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,克服阻力使自己朝既定目标更进一步。学生一旦具备自我教育能力,外显表现就是能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身心活动,对之前的不当行为进行反思总结,从而调整计划与行动方向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“未来学校的目标就是把教育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”。学校管理系统在班级管理中,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学生往往自我认知比较完善,能够不依靠外力根据一定道德与班级纪律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,使自己的行为更趋近于全体师生认同的方向。
3.促进学生自我定位与明确方向
自我定位是学生通过自我教育,明确自己在家庭、社会、学校中所扮演的角色,确定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。在班集体中,学生通过教师给予自己品德与成绩方面的评价,并结合自我评价,在班集体中给自己进行定位、设定目标,并为之努力。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学生,能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辩证地否定自己,然后找准目标进行自我强化、自我激励。学校管理系统在动态学习中掌握新的理论上,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,促进新知识的生长。学生一旦能准确自我定位,适时自我否定、自我强化,有自己的目标,整个班集体就会有积极向上的凝聚力与向心力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:k12时讯
或拨打联系电话:400-030-2960
浪腾软件官方网站:http://www.lantel.net